广州市新跨越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党支部简介
广州市新跨越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新跨越”)成立于2010年6月,历经八年的发展,新跨越已经在为老、助残、帮困等多种社会服务中展现出专业、高效、创新的实干能力。新跨越现有工作人员86人,正在开展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6个。新跨越先后被评为“全国社会服务示范单位”、“广州市4A级社会组织”。昌华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先后被评为广东省“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十佳家综”荣誉称号。
广州市新跨越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经昌华街党工委批准,于2013年7月8日正式成立广州市新跨越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党支部,归属中共荔湾区昌华街党工委管理,成立之初有中共党员3名。经过5年多的努力,机构党支部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共有中共党员8名,入党积极分子5名。在机构全体工作人员,尤其是党员的共同努力下,机构党支部工作得到上级主管部门肯定,并于2016年获评昌华街优秀党支部荣誉称号。
一、重学习教育,规范组织生活
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进程,落实“三会一课”基本制度,加强党支部建设,严肃党的组织生活。机构党员特别注重学习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并且形成学习笔记,反思学习效果。在十九大对党章内容做了部分修订以后,支部又组织专门的学习座谈活动,带领支部所有党员深入学习党章修订的内容及重大意义。在日常服务工作中,支部党员时刻以“做合格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生活工作中,时刻注重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二、创主题党日,丰富组织活动
创新一学二思三做四带主题党日活动。其中“一学”主要包括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开展“三会一课”、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等。“二思”包括对理论学习内容的总结,对理论联系实际工作的反思。“三做”指组织全体党员,根据居民需求及机构服务计划,每月开展一次党员服务活动。“四带”加强机构工作人员的培养,带领机构同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形成人人争先、人人争优的良好氛围。
三、带党员义工,发挥模范作用
在党员社工的推动及带领下,机构各服务项目组建了5支党员义工志愿服务队伍,包括志愿在康园服务队、手工作坊服务队、红鹤先锋服务队等,在机构各项服务中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其中志愿在康园服务队曾多次被荔湾区团委授予星级服务站点等荣誉称号。在机构志愿者服务管理制度的指引下,按照“启能-培能-展能-传能”的发展培育理念鼓励党员义工参与到各项社区服务活动中。他们风雨无阻为辖区困难失能老人送餐,严寒天气带队为露宿者送棉衣等物资,处处发挥党员带头作用。针对党员义工,机构组织专项培训及团建活动,一方面提升党员义工专业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增强义工归属感,团队凝聚力。
四、依项目阵地,做好党务宣传
机构各服务项目,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日间托老中心等作为为民服务窗口,每天有很多居民前来接受服务。机构为了充分发挥党务宣传的阵地作用,在各项目显著位置设置了党务宣传专栏,宣传机构党建相关内容及我党最新惠民政策等,以便居民第一时间了解党务最新信息。其中昌华家综还申请了党员远程教育点,实时播放各类宣传教育片,使广大居民群众有更多机会了解我党的相关理论政策。同时中心社工在开展服务过程中,亮明党员身份,时刻注意宣传党的最新政策决议,及对人民群众的关心。
五、倡助人自助,关怀弱势群体
中心在开展服务过程中,特别注重辖区弱势困难群体的服务,尤其是困难党员的关怀。针对他们的需求,不是单纯的给予,而是运用社工专业能力,开展资源链接、就业帮扶、关系辅导、心理援助等专业服务支持,提升弱势困难群体自身能力,从而真正提升该群体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充分发挥“精准扶贫”的效用。另一方面增进该群体福祉。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以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一年来,我支部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社工服务队伍的建设,提高社工队伍的服务专业化水平和技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入服务对象身边,充分了解他们的需求,通过专业手法的介入,实实在在地促进服务对象能力的提升,为他们带来改变。加强社工服务的基础工作,拓展社区服务领域,在长者照护、困难家庭帮扶、残障家庭支援、失业人员就业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为和谐社区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除了把十九大精神贯彻到各项服务工作的始终,支部也特别注重抓好支部政治理论学习工作,尤其是十九大精神的学习工作,坚持在理论武装上狠下功夫,强化思想政治建设。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内容的支部学习活动以及党员干部自学等方式,提升全体党员的政治理论素质,为了检验学习成绩,支部所有党员积极参与学习十九大精神考学活动,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通过各种学习活动,协助支部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好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及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