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津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龙津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为中心)于2019年7月起由广州市新跨越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承接运营,集日间托管、长者饭堂、医养结合、文娱活动和星光老年之家等多个服务阵地为一体的一站式社区养老服务项目。中心周边邻近多公交车站、地铁站,多条出行线路可供选择,交通便利,与社区各类设施、活动场所连接紧密,以此建立龙津街长者“一小时生活圈”和“无围栏养老院”。
自项目启动以来,在龙津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龙津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解决辖内长者就餐困难、健康档案建立与管理、改善情绪精神状态、提高居家安全系数、丰富老年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着较大的作用,保证了辖内长者在家旁便能享受专业化的养老服务。
(1)“1+N”模式,打造龙津街个性化“大配餐服务”
根据广州市民政局印发《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评估指引》中的助餐配餐标准,采取1个中心点、N个配餐点的配餐模式,现有六甫长者日托配餐点,王家园配餐点。两个配餐点开展就餐、配餐、送餐、特殊长者个性化配餐服务。2019年9月项目平台化运作以来,每月就餐长者人数不断递增,截止至2019年底,龙津长者饭堂全年就餐长者近六千人次。
配餐服务中,也有成效显著的个案呈现。叶姨(化名)是龙津街六甫社区居住的一名高龄长者,在长者饭堂长期就餐。而在8月的一天,叶姨在自家楼梯摔倒,头部有一定程度的损伤,使叶姨无法自如地行动。中心得知该情况后,立即响应,第一时间组织社工上门探访并进行系统的需求评估,经过评估,叶姨目前的主要需求集中体现为助餐配餐及康复护理服务。结合叶姨的情况,工作人员随即安排长者饭堂每天提供易于进食的菜式,同时由送餐员每天送餐上门,满足叶姨危机事件后的就餐需求。另外中心康复理疗师结合叶姨的就医情况,为其提供康复理疗服务,协助叶姨恢复健康。在接受长者配餐的服务后,叶姨的身体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身体也快速恢复。而送餐员每天上门能让中心的工作人员了解到叶姨每天的状况,建立起危机事件预警机制,以便及时作出反应和处理。
(2)完善各项机制,提升上门生活照料服务品质
落实八类特殊服务对象的服务内容,提高长者对居家上门服务的满意度。中心、服务员及服务对象三者之间建立了“定期反馈+定期巡查+紧急事件立即响应”服务机制,规范服务标准、提高服务质量。龙津街享受政府的居家上门服务补贴全资助的长者有52人,其中多为龙津街户籍的低保、独居及三无长者,每位长者每月可以享有400元额度的服务补贴,折合每月服务时数12小时。服务内容主要包括陪伴就医、居家清洁以及陪同外出。
(3)联动专业资源,大力推进“医养结合”服务发展
中心联动公司、社区养老服务资源,开展每周一次的驻点康复护理、上门医疗护理等服务,推进社区“医养结合”的发展。自2019年7月至今接受驻点康复护理及上门医疗护理服务的长者,已有624人次。所有长者均能享受包括基础健康数据收集,以及理疗设备配合康复保健。
(4) 结合新跨越平安通,开展居家安全支援
中心联动新跨越平安通服务,对龙津街700多用户提供紧急呼援服务,并对有需要进行居家安全巡查的长者,进行每季度巡视,排查用电线路、电器设备、防火设备、防盗设施、防意外摔倒设施等安全问题。截止2019年12月末,共有254人次接受安全巡查。并收集到其中3户有居家防跌倒安全改造需求的长者。
(5) 发挥机构优势,提升日间托管服务
整合中心助餐配餐、文化娱乐、康复护理等服务,为12名长者提供全方位日间服务,让长者在社区一小时生活圈中,增添更多乐趣,并获得更多被关注感,减少孤独感,同时也降低家属照顾压力。
(6) 普惠及特殊相结合,建立长者康乐平台
除针对日间托管对象开展的娱乐活动,文化娱乐也面向社区一般长者开放。每日早上太极、健康椅子操的开展,为长者的身心健康生活拉开帷幕。每到下午,防止认知障碍健康活动、电子设备应用学习、手工学习都为长者打开了获得新知识的大门。在各类大型节日,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中心均会开展庆祝活动。如今,已有1160人次长者享受到文化娱乐服务。
(7) 关注长者身心健康,做好长者心理慰藉
中心与龙津街道各个居委会、社工站等部门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对有重大变故,情绪困扰的长者,定期电话或上门跟进,为其排解不良情绪,增强面对逆境的能力。同时对问题突出的长者进行个案跟进,运用心理治疗模式,为长者解决心理上的困境。项目运营半年来,已有360人次长者接受电话访问,开展个案跟进1个。